时间:2022-10-10 12:19:05 | 浏览:6395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什么跑车?大家或许会想到法拉利,买手表会想到劳力士,双十一囤安全套不用问了,杜蕾斯啊。。那么说到高端运动自行车你会想到什么品牌?
可能现在你会说出一些国外大品牌,但是在早期的中国大陆,哪怕不懂骑行运动的妇孺都会知道“捷安特”。
当一个品牌能够代表某类商品的时候,这个品牌就成功了,足矣称得上伟大的品牌了,而捷安特就是这样的品牌之一。
讲个小故事,2003年本人小升初,那时家里要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于是老父亲骑着老28大扛带着我去到县城买车,其中看到一台“赛车”,粗粗的轮胎,硬朗的车架,连挡泥板都没有,看起来特别狂野,那是我第一次看一辆自行车有了心动的感觉。
但是当时最便宜的也得1000多,而我一年的学费才200多,那是一个乡村小骚年不可触及的“奢侈品”,那辆“赛车”就是捷安特山地车,这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身上的少年往事。
直到现在很多年纪大的人看到这类车还会称之为“赛车”。
捷安特品牌在国际上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整车品牌之一,活跃在很多顶级国际赛事上,无论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领域都赞助了顶级车队,和明星车手。
捷安特年销量600多万辆,2018年创造了19.5亿美元的价值,同比增长了9.1%。税后营收为9200万美元。
众所周知,捷安特母公司巨大机械是做代工起家的,那么捷安特是如何从一个不受品牌商待见的代工厂一步步走向世界之巅的呢?下面两轮侠就讲讲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波澜起伏的创业史。
捷安特创始人刘金标
刘金标出生于1934年,如今已经85岁高龄,出身商人世家,台中县沙鹿镇人士,其父亲与曾任台湾省议长,台中商业银行董事长、大裕产业公司董事长等人相往来,并参与投资了很多生意。家族背景深厚,这也为刘金标今后创业提供了先天优势。
标哥从业经历丰富,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玩儿胯子弟”,你懂得。
刘金标从高工毕业(也就是中专)后的20年里,做过很多工作和投资,最初到其父亲投资的公司上班,当过厂长,后来又投资螺丝钉、碳酸钙、木箱子等事业,还卖过日本进口的鱼饲料,但成绩都不如人意。
后来他又投入养鳗鱼事业,后来一阵台风,提防冲毁,海水倒灌,养殖场的鳗鱼大量流失,损失惨重!标哥心灰意冷,心想这次是天要亡我啊!后来果然被灭了。。。
折腾了这么多年后,标哥开始自我反省,其实自己很有商业头脑,也能发现商机,但是年少轻狂,没有“定力”,喜欢追赶潮流,什么赚钱干什么,平均2-3年换一次跑道,没有在一个行业里扎根过,所以没有什么成就。
1972年,已经42岁的标哥已经人到中年,有一次和朋友聚餐聊天时,大家互相讨论当下有什么生意好做的时候,有人提议:现在美国正以有益健康为由,鼓励老百姓骑自行车,所以自行车的市场需求旺盛,所以做“铁马”外销是不错的主意!
注:美国又在扯淡,其实当时是石油危机,油价猛涨,老百姓汽车开不起了,现在大名鼎鼎的美国崔克自行车当年也是趁着石油危机起家的。
说干就干,办工厂总得有个名字吧?当时台南巨人少年棒球队在美国捧回世界冠军,轰动整个台湾岛,为了借巨人队的响亮名气,所以想取名“巨人工业”,但是注册时发现被别人捷足先登,后来通过生辰八字这么一算,考虑一番决定在“人”字加一横,改叫“巨大机械工业”。
就这样凑了400万台币起家,但是创业前三年没有什么订单,一直亏损,主要靠姐姐和太太的私房钱维持(这软饭真好吃)。
刚开始标哥还认为自行车很简单,不就是把车架轮子车把装起来就行了嘛?但是做了以后才发现“铁马”并不好玩呢…原因有二:
1.台湾自行车产业是上世纪50年代起步的,但是都是生产廉价自行车,以代工为主,而且刚开始的巨大买不起精密机械,技术也没有,生产机器甚至要一边生产一边改良。
2.其次,台湾没有统一的自行车行业标准,各家的轮圈和轮胎,螺丝和螺母,都不配套,都是各干各的,零件不通用,为了抢订单互相压价,降低了产品质量,严重影响台湾制造的形象。以至于美国车行直接贴出“拒绝维修台湾自行车的海报”…
巨大建厂后生产第一批150辆自行车,骑起来都是稀里哗啦,无法交货。标哥意识到必须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于是去日本学习自行车生产技术,拿回了《日本工业标准》,如获至宝。
于是逐个说服各零部件厂家统一行业标准,由于人微言轻,订货量少,遭到不少斜眼,所幸当时的行业大佬支持,认为这件事对行业大有好处,才慢慢有了统一生产规格。
左;罗祥安 右;刘金标
贵人就是标哥的姐姐和后来的CEO罗祥安,姐姐是金主,光头老罗是贸易高手,精通外语,擅长谈判,跟标哥互补。标哥说,很多事情只要他俩意见一致,八成这件事就可以做了。
帮手也有了那就好好干吧,因为采购量太少,没有话语权(这在制造业是潜规则,一切看订单说话,小客户的要求往往被无视,非常尴尬),巨大常常沦为炮灰,采购的零件都是大厂挑剩下的瑕疵品。
为了拿到合格的零件和正常的材料供应,巨大派人轮流到配件厂值班,催促生产,自己挑货,来保证及时拿到零件,进行组装。有时最笨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创业有时就需要这种蛮劲!
当时他们看好加拿大的市场,刘罗二人一起去寻找客户,通过关系他们找到某厂商,带着巨大的期望,结果等了两天才见到老板,对方只给10分钟时间见面,并表示台湾自行车质量太差,不会采购,甚至连巨大发来的样品车都没打开看一眼,还说你们想把样品车寄到哪?我们帮你出邮费,一万点暴击!!!
回到宾馆,二人都不说话了,开始自我怀疑,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最后还是决定坚持干下去。二人兵分两路,标哥去日本,老罗去美国,继续寻找订单。
创业初期,经费紧张,有一次标哥和公司副总共三人到纽约参展,为了节省旅费,先有一人办理登记手续,把行李带进房间,另外二人再假装访客进入,然后三人挤一个房间。
标哥在日本参展,还遭遇了知名厂商主管拒绝和他握手的情况,因为当时台湾制造十分粗糙,形象很差,场面十分尴尬。
早期的世稳自行车
上世纪70年代,世稳是美国第一大自行车厂商,那时候还没有闪电、崔克什么事。最开始世稳对巨大代工的产品质量并不放心,为了保证自己的品牌形象,检验一下市场反应,巨大代工的世稳自行车以“world”品牌进行销售,结果消费者一致认可,销量也一路攀升,世稳这才安心把大笔订单交给巨大生产。
1979年巨大产能增加到60万辆左右,一跃成为台湾最大的自行车整车厂,在全亚洲排名第二,第一名是日本的石桥(Bridgestone,后来改名为“普利司通”,对,就是现在那个做轮胎的公司)。
到了1980年,台湾自行车出口量突破300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出口地区。台湾省的自行车产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崛起的。
2012年其实是巨大成立40周年,捷安特1980年才注册
但是随着订单过于集中在世稳公司,标哥隐隐感觉到了危机,如果世稳哪天移情别恋,巨大能否承受失去75%订单的风险?为了抵御这个未知的风险,一个自创品牌的计划徐徐展开,捷安特就像个婴儿一样,此时还在巨大腹中。
那么这个新生品牌是如何顶住对手的压力?又是如何艰难开拓强者如林的欧美市场的?捷安特的大陆工厂又是怎么回事?
由于篇幅的限制,关于成立捷安特品牌的曲折故事,请关注两轮侠即将更新的《创业47年,从养殖户到自行车教父,刘金标:捷安特在酒桌上诞生(下)》
更多有关自行车方面有趣有料的内容,请点击“关注”两轮侠。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以移步喜马拉雅、蜻蜓FM搜索“骑行公园”专辑,获取更多内容。
二战时期,汽车这种东西虽然很常见了,摩托化步兵也都存在了,但是军用车辆的普及度并没有现在那么高。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部队行进、开赴战区,都应该是每个步兵班乘坐一辆步战车,或者是乘坐卡车前往战区。但是二战时期,受限于生产力以及多方面因素,各国军
喜德盛和美利达两个品牌相比较,主观来讲,我个人会选择美利达,因为品牌效应更强。客观来讲,高端车推荐美利达,中低级车两个品牌均可选择,喜德盛的经济型价位整车现在做得很不错。具体原因如下:美利达和喜德盛的现状: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利达,在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绿色的交通工具,市面上价格大概200到1000之间,人人都能买得起。倘若要你花27万元买辆自行车,你愿意吗?近日德国奢华自行车品牌PG与法国知名跑车品牌布加迪联手推出了逼格超高的城市自行车,95%的材质采用的是碳纤维材质,因
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什么跑车?大家或许会想到法拉利,买手表会想到劳力士,双十一囤安全套不用问了,杜蕾斯啊。。那么说到高端运动自行车你会想到什么品牌?可能现在你会说出一些国外大品牌,但是在早期的中国大陆,哪怕不懂骑行运动的妇孺都会知道“捷安特”
低碳环保,快乐骑行。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锻炼身体,选择自行车通勤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春秋季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列举可以用于通勤的自行车种类。混合/平把自行车:最好的全能通勤自行车混合动力车最好被认为是一种耐用的公路自行车,它借鉴了山地自
正确骑行的各个关节角度备注:注意此时自行车应该垂直地面。上周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冬季骑行的相关知识,本期就给大家带来骑行技术中的骑行姿势和自行车调整的内容。平衡和放松的身体姿势是骑行的最基本技能,正确的骑行姿势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健身效果,还是预防
有钱人太多?还是傻子太多?根据爱马仕官网发布的信息,一款被命名为“Odyssee Terre载重小型单车”的自行车,价格高达16.5万元。 虽然自行车在价格上令人惊叹,再看看它的介绍,你会发现,这辆车并没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白蜡木、铝和Sp